上述流程的設計既能滿足企業業務的需求,并且過程合理,流程規范,是ERP軟件建設的科學范本。而如果參照企業原有的模式,采購人員將申請提交到財務,財務再找經理簽字,同意之后再安排付款執行。雖然ERP軟件也能按照這個過程來設計。但是其過程中,有一個很容易發現的問題,采購人員對辦理的過程不能把控。通常采購人員對付款事項的辦理較為急切,而財務部本身在用管理公司的資金,賬目、發票等相關事宜。這樣的設計,很容易造成,財務部待辦理的審批付款事項,會因為其他的事務延誤,其造成的責任推卸,時間延誤的問題通常嚴重并且無法補救。所以,最佳的方法是采購員對應代付款的事項找到經理簽字,然后財務執行即可。 三、如何確定ERP的范圍、目標 確定ERP軟件的建設范圍和目標,通常就是確認管理的范圍和目標。其具體體現就是參與使用ERP軟件的部門和人員,及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工作內容。綜合企業的綜合辦、人事部、銷售部、采購部、財務部等等相關部門,我們應該首先確定ERP軟件使用的核心部門和人員是哪個?很多企業想著公司投入資金來實現ERP辦公自動化,管理的范圍越多,管理的人員越全,會越好。切忌不要把目標定的過于大而全。 ERP軟件建設的范圍越大,ERP軟件的建設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就會越多、越長,而ERP軟件建設的成本就會越高。作為軟件的投資方,應該很清楚這件事情。很多ERP軟件項目最后流產和失敗的原因,通常是投資方設定的范圍太大,或者一開始很小,在建設的過程中逐漸擴大,而并不愿意追加投入的資金。范圍大到軟件公司沒法在有限的資金成本投入下完成。作為軟件公司也不愿意軟件以失敗告終,而軟件公司也是為了謀利,面對無底線的投入,很少有公司能夠堅持到建設完成。 所以,最為合理的ERP建設過程,是分階段建設。在不同的建設階段,建設的重點和范圍有差別。所以很多成功實施的ERP軟件,都是分幾期建設完成的。在第一階段,將銷售部的管理和業務通過ERP軟件實施完成。然后逐步擴展到采購部、財務部等等其他的部門。按照這樣的方法,將ERP軟件分好階段。然后再按照上訴的過程,將業務拆解成合理的業務單元,何愁ERP建設的結果不會成功? |